各位老铁们,大家好,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放鞭炮的最佳时间,以及立春几点放鞭炮合适的相关问题知识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,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,谢谢大家了哈,下面我们开始吧!
本文目录
2020年立春是几点放鞭炮立春为什么是中午放鞭炮1.立春的由来及意义
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,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,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,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,每等份各占黄经15度。当太阳从黄经零度起,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,便称为“一个节气”,每年运行360度,共经历24个节气,当太阳到达黄经315°时,便是“立春”,时间一般在每年2月3-5日(农历正月初一前后),所以,人们把“立春”视为一年春天的开始,也视为新一年的开始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讲到:“立春,正月节。立,建始也。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。而春木之气始至,故谓之立也”,立春一候东风解冻、二候蜇虫始振、三候鱼陟负冰,从这天开始,万物复苏,阳气生发,冰雪开始消散,气温、日照、降雨等等也开始趋于上升、增多,民间有谚语“立春一年端,种地早盘算”,所以不管是对于日常生活还是农事生产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。
2. 2020年立春的计算方法
计算立春的公式为:[Y*D+C]—L
公式解读:Y=年代数(取后两位数值),D=0.2422,L=闰年数,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,21世纪C值=3.87,22世纪C值=4.15。所以完整的算法就是:年数的后2位乘0.2422加3.87取整数结果,再减闰年数,得出来的就是立春日。
举例说明:2020年立春日期的计算步骤[20×0.2422+3.87]—[(20—1)/4]=9—5=4,则2020年的2月4日就是立春日。
3. 2020年立春的具体时间
公历:公元2020年02月04日,17时03分12秒
农历:农历2020年正月十一日,星期二
干支:庚子年、戊寅月、丁丑日
今日胎神:仓库厕外西南
彭祖百忌:丁不剃头丑不冠带
岁煞:岁煞东
相冲:牛日冲(辛未)羊
喜神:正南
福神:正东
财神:正西
彭祖百忌:丁不剃头丑不冠带
吉神宜趋:天德月空驿马天后三合帝旺青龙
宜:大事勿用
忌:嫁娶、开光、造屋、破土、祭祀、出行、求医、破土、安葬、启攒
二、 2020年立春祈福迎福的催旺方法
立春是新一年的开始,意味着冬季的结束,我国自古就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国,所谓“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,四者不失时,故五谷不绝”,谷物在春天播种,才能有所收获、仓廪丰足,所以立春不仅是一个节气,在民间还预示着一年收成是否顺利,所以民间有不少风俗各异的立春祭祀习俗,都是为了祈求新年新气象,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对于个人来说,进入新的一年,在这一天进行祈福活动也能沾染喜气、吉气,生旺个人运势。
1.迎春祈福
在古代,迎春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立春祈福活动,上至天子下至百姓,都会在这一天进行祭祀活动,古代还会设春官,专管立春祭祀之事。《礼祀·月令》中有关于迎春祭祀的记载:“是月也,以立春,先立春三日,大史谒之天子,曰:某日立春,盛德在木,天子乃齐,立春之日,天子亲帅三公、九卿、诸侯、大夫,以迎春于东郊,还反,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”,立春迎春主要是祭祀春神句芒,祭祀完之后,由天子或一方郡守等象征性耕种,则代表此时可以春天生产耕种的事宜了。到了现代民间依然有村落保留着传统的立春迎春的习俗,进行各种祭祀活动。
2.游春、打春
在迎春祭祀之后,民间还有祭祀社神、游春、打春牛等活动。在民间游春时会各个村庄聚集起来游行舞龙,边走边舞,此时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,人们聚集在一起喜迎春天的到来。打春又叫“鞭春牛”,“春牛”一般用桑木做骨架,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塑成,也有用纸糊成的,有的地方还会在牛肚子里装上五谷,寓意五谷丰登。民间艺人还会制作称为“春牛”的泥牛雕塑,作为礼物送出,此谓之“送春”,在家里也可以贴“春牛图”,都有五谷丰登,六畜兴旺的好寓意。
3.咬春去病旺气
咬春就是在立春这天要吃春卷、春饼、春盘、萝卜等食物。萝卜能通气解毒、除燥生津,适合冬春之际食用,春盘又叫做“五辛盘”,即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的蔬菜,“五辛所以发五脏气,即葱、蒜、韭菜、芸苔、胡荽是也”,就是指葱、蒜、韭菜、油菜、香菜。在立春前后天气往往乍暖还寒,人特别容易感冒发烧,身体不适,所以在立春之日食用五辛盘制成的春饼、春卷,可通气去病、驱寒保暖,还能祛除冬日沉积在体内的废气浊气,解困去乏,具有健身、祛病等功效,使得人们能够健健康康迎接新一年,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朋友有兴趣不妨尝试一下。
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,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。自秦代以来,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。
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,而在自然界、在人们的心目中,春意味着风和日暖,鸟语花香;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,农家播种。
《立春》诗云:“东风带雨逐西风,大地阳和暖气生。万物苏萌山水醒,农家岁首又谋耕。”
在气候学中,春季是指候(5天为一候)平均气温10℃至22℃的时段。
立春这天“阳和起蛰,品物皆春”,过了立春,万物复苏生机勃勃,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。
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:立春快到来的时候,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,然后把羽毛、鸡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,等到了某个时辰,坑里的羽毛和鸡毛会从坑里飘上来,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,开始放鞭炮庆祝,预祝明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
古籍《群芳谱》对立春解释为:“立,始建也。春气始而建立也。”立春期间,气温、日照、降雨,开始趋于上升、增多。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。
立春是一个时间点,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。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:“一候东风解冻,二候蜇虫始振,三候鱼陟负冰”,说的是东风送暖,大地开始解冻。立春五日后,蛰居的虫类慢慢的在洞里苏醒了,再过五日河水就开始解冻,鱼儿就开始在水面游动,而此冰还没有完全溶解,有点碎冰,就像鱼儿载上面一样。
关于立春都有哪些习俗
在民国以前,立春是一个重大的节日,叫做立春节。
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,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。迎春设春官,该职由乞丐担任,。或者由娟妓充当,并预告立春之时。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、春牛图。
清末《点石斋画报》上的“龟子报春”、“铜鼓驱疫”,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。
在许多地区,立春要祭祀祖先。如广东《新安县志》载:“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”。
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。河南《汝阳县志》载:”设春宴,啖春饼,荐卜、梨。”
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,主要是春饼、萝卜、五辛盘等,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,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。
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: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,其实也包括吃春饼;
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。为什么要吃萝卜呢?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。
大多数人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。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,除解困外,主要是通气,可以使人保持青春不老。
鞭春牛,又称鞭土牛,起源较早,后来直保存下来,但改在春天,盛行于唐、宋两代,尤其是宋仁宗颁布《土牛经》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户,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。
鞭春牛的意义,不限于送寒气,促春耕,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。
山东民间要把上牛打碎,人们争抢春牛士,谓之抢春,以抢得牛头为吉利。
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,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。
除了黄历上有春牛图外,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,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。
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。迎春牛时,依次向春牛叩头。拜毕,百姓一拥而上,将春牛弄碎,抢春牛泥土回家,撒在牛栏内。
由此看出,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,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,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。
END,本文到此结束,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本站哦!